0531 88801111
资讯中心
首页 > 资讯中心 > 时政要闻
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要点梳理更新时间:2019-03-15  浏览次数:

星标一下,非公经济资讯,第一时间送达

今天(3月1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4月1日减增值税 5月1日降社保费率


李克强:今年下决心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把增值税和单位社保缴费率降下来,减税降费红利近两万亿元。4月1日就要减增值税,5月1日就要降社保费率,全面推开。


把企业办执照的时间今年降到5天甚至3天


李克强:政府还是要放,减少审批、办证时间,把企业办执照的时间从22天降到了8.5天,今年降到5天甚至3天。


把1亿户市场主体活力激活出来


李克强:现在中国市场主体已经超过1亿户,把他们的活力激发出来,这个力量可以说是难以估量的,我们还是要政过有痕,继续推进减税降费、简政,培育新动能、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等一系列的措施,为市场松绑,为企业腾位,为百姓解忧。把他们的创造力释放出来,我们一定能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而且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们不会让经济运行滑出合理的区间


李克强:中国经济确实遇到了新的下行压力,现在世界经济都在放缓,就在这一个多月期间,几大国际权威机构都在调低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中国适度调低增速预期目标,用的是区间调控的方式。既和去年经济增速相衔接,也表明我们不会让经济运行滑出合理的区间。可以说给市场发出的是稳定的信号。


面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我们能实现6.6%的增速的确是来之不易。总量达到90万亿,在这个基础上,今年预计增长6%-6.5%,这是高基数、大总量上的增长,可以说本身就是进。


“大水漫灌”不可取


李克强:当然,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有有力举措。一种办法是搞量化宽松,超发货币、大规模提高赤字率,所谓“大水漫灌”,萝卜快了不洗泥,一时可能有效,但会带来后遗症,所以不可取。我们还是要坚持通过激发市场活力,来顶住下行压力。前些年,我们也遇到下行压力,我们采取的就是激发市场活力的措施,因为市场活力增强了,发展的动力必然增强


留有政策空间,可以运用像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工具


李克强:我们留有了政策空间。比如我们今年提高赤字率0.2个百分点,没有超过国际上说的所谓3%的警戒线。而且我们还可以运用像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数量型或价格型工具,这不是放松银根,而是让实体经济更有效地得到支持。不管发生什么样的新情况,我们都会立足当前、兼顾长远,保持中国经济稳定,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变,这都是很重要的。中国经济会始终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稳定之锚。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李克强:今年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实际上是一项重大改革和重要抉择。之前我们反复测算,有多种方案,有一种就是今后几年每年把增值税率降一个百分点,但在当前情况下企业可能感受不深。所以我们下决心把占增值税50%多的制造业的增值税率明显降低3个百分点。把建筑业等部分行业降1个百分点,其他所有行业也确保只减不增。由于税制的原因可能在推进过程当中有些行业抵扣少了,税收有增加的可能,我们也做了认真的准备,就是对他们加大抵扣的力度,用打补丁的办法,并对所有的中小微企业实行普惠性减税,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对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我们还明确,可以从原规定的20%降到16%。


政府就要过紧日子,就要让利,得罪人也要弄


李克强:我们是认真算过账的。减税实际上是在培育,财政税基扩大、收入增长。从趋势看,应该实体经济、企业让他们做大,更多地带动就业,让就业人群增加收入。政府就要过紧日子,就要让利,得罪人也要弄,让利于企业,让利于人民,这样财政才更可持续。我们这样做不是在预支未来,恰恰是在培育未来。


对重点人群保障就业 确保不出现零就业家庭


李克强:我们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劳动力1500多万,未来几年不会减,而且还要给几百万新进城农民工提供打工的机会。今年我们确定要确保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在1100万人以上,实际上我们希望能够实现去年的实际规模,也就是1300万人以上的就业。


我们要多措并举,对一些重点人群要继续保障他们就业,像大学毕业生、复转军人、转岗职工等。我们还要确保不出现零就业家庭,对那些容纳劳动力比较多的企业要给政策优惠支持。


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下农民工就业。中国现在有2.8亿多农民工,而且每年是以百万计的数量在增长。他们是许多产业行业的主力军,农民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于打工收入。农民工的身后可以说有无数家庭的期待。


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用药50%纳入保险


李克强:今年要做两件这方面的事,一是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用药50%纳入保险;二是要提高大病保险的报销标准,让14亿人都进入大病保险,让上千万人直接受益。我们的医保虽然覆盖人群高,但我们的农民人均收入年1.5万,遇到大病自己扛很难。 


 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  


养老托幼应该引起更高的重视


李克强:我们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当中持续地改善民生,抓住民生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一件一件去做。现在大数据显示,“一老一小”的问题,就是养老服务、托幼服务有困难。这个确实应该引起我们更高的重视。


现在中国老龄人口,如果60岁以上算,近2.5亿人,65岁以上有1.7亿人,6岁以下儿童有上亿人,他们的服务问题涉及到绝大多数家庭,但是我们这方面的服务供给是不足的。全面实施两孩政策以后,托幼难更突出了。养老机构现在能提供的服务,每百人只有三个床位。有的大城市统计,可能要到90岁以后才能等到养老床位。我到一些地方去调研,发现已经有好的经验,就是重点发展社区的养老托幼服务,这样可以做到就近可及、普惠公平,只要安全可靠,大家是欢迎的。


让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在去年的基础上再降低1个百分点


李克强:今年我们要抓住融资难融资贵这个制约经济发展、市场活力的“卡脖子”问题,多策并举、多管齐下,让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在去年的基础上再降低1个百分点。


开放的措施说出去了,当然要兑现


李克强: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让中国人民普遍受惠,也有利于世界,我们何乐而不为?开放的措施说出去了,当然要兑现。像去年,我们一些重大基础产业放开外资投入的股比,有很多重大项目落地了。我们去年利用外资,仍然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中最多的。中国会继续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继续保持对外开放热土的温度。


总之,今年对外开放的举措我们会不断地推、继续地推。我多次讲过,中国的开放举措,往往不是一揽子推出来的,每年甚至每个季度都在出,但回过头来看,积累起来就会带来想象不到的巨大变化。


两岸同胞共享发展机遇,走得越近越好


李克强:我们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九二共识,促进两岸和平稳定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稳定。两岸同胞同根同系,我们出台更多优惠政策,让台湾同胞在大陆享受到和大陆同胞同等待遇。把31条举措扎扎实实落到位,还应当有新的举措,因为两岸同胞共享发展机遇,走得越近越好,两岸关系的发展也会越好越实,我们都希望能共圆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 


中美两国关系向前大趋势没变


李克强:我认为,中美建交40年来,两国关系可以说是一直向前,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这个过程当中曲折不断、风云变幻,但是向前走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因为中美两国之间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我们的共同利益是远大于分歧的。中美之间保持稳定的双边关系,不仅有利于双方,也有利于世界。我认为,在曲折中前行、继续前行这个大趋势是不会、也不应该改变的。


中美两大经济体隔开不现实也不可能


李克强:中美作为两大经济体,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合作,可以说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人为地把这两大经济体隔开,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还是应该本着合作比对抗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这个原则去推动中美关系,包括经贸关系的发展,这样可以使两国人民从中受惠。对于矛盾和分歧,我们相信,中美两国人民是有智慧、有能力来进行化解管控的,去推动符合世界潮流的中美关系保持稳定并且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来源:中国经济网